寵物貓已是許多家庭的一份子,但家貓普遍有腎病問題,超過一半的10歲以上寵物貓患有慢性腎臟病,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半年時間,開發出全球獨創的從貓砂來偵測腎病技術,利用雙光纖微反應槽技術,由兩根光纖搭配3D列印的感測槽,以低成本的電子零件組裝,可進行即時性的偵測,此為世界上首次從一般貓砂就可以偵測貓腎病的獨創技術。
腎病是家貓常見疾病,但家貓的唾液、尿液均不易取得,飼主即使取得之後,還要送到動物醫院檢查,對飼主來說相當不方便,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教授冉曉雯帶領的研究團隊,歷經半年研究,開發出全球獨創的貓砂偵測腎病技術。
本身也是貓奴的冉曉雯說,根據推測,超過一半的10歲以上寵物貓患有慢性腎臟病,貓的檢測相當麻煩,取得貓的尿液之後,還要冰在冰箱,再送動物醫院檢測,研究團隊以「雙光纖微反應槽」做為尿素偵測工具,使用一般市面上常用貓砂,待吸收貓尿後經過加水稀釋過濾,分析其尿液尿素,經過半年研究,在十餘隻貓咪的實際檢測,發現此貓砂分析方法,確實能反應貓的腎病狀況,可以提供動物診所或居家使用。
冉曉雯進一步指出,「雙光纖微反應槽」尿素偵測工具,過去已成功應用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人體臨床實驗中的唾液尿素檢測,研究團隊應用其技術,再加上3D列印槽上的刻痕粗略對位,就能確保系統感測特性的穩定性,查閱相關文獻,並無相關資訊,這也是全球獨創貓砂偵測腎病技術。
中興動物醫院副院長黃明如說,一般來說,飼主若要進行貓咪的腎病初步檢查,得帶貓咪到動物醫院進行檢查,至少得要一個小時才能知道初步結果,但這個檢測只需要5分鐘就可知道結果,對飼主來說減少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