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繁體中文

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竹明董事長專訪

:::HOME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竹明董事長專訪

鄭竹明董事長專訪

訪問/張芯瑀、陳宜榆  文/陳宜榆

        鄭竹明先生身為晉弘公司的董事長,在此次專訪中分享了在交大光電所碩博士的求學過程、創立晉宏弘科技公司的豐富經歷,與研發手持式眼底鏡的創新歷程。

 

Q1: 您的經歷橫跨許多領域,非常豐富且難得。想請問就您的經驗,創新的過程,學術與業界、醫療與科技業的異同之處是什麼?

學術和業界最大的差異是獲利的部分,可以說是壓力結構不相同。學術界的主要壓力是申請國家計畫,發論文;對於公司而言,營收不只影響到資金的部分,同時也關乎到人才的招募,都是環環相扣的。尤其身在科學園區內,鄰居都是科技業的巨擘,競爭更是激烈。因此企業非常符合不進則退的描述,很難守舊而不創新。

研發醫療相關產品所注重的要點有二:功能性與安全性。若以功能性舉例,像是一個偵測是否有癌細胞的工具,不可誤判癌細胞的存在,易誤導或延宕療程的技術錯誤出現。安全性的部分則需顧及使用者與受用者的安全,使用過程中不可造成醫師或病患的傷害。不過醫療用具的使用者被限制在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士的範圍內,由於他們具備專業知識,可以減去部分設計的重擔。

營收獲利 國家計畫 壓力結構 不進則退 不能保守 科技園區 競爭激烈

資金影響人才

醫療:功能性(誤判癌細胞) 安全性 (使用人:專業的醫療人員,使用與受用者的安全)

 

Q2: 從光電科技轉型至生醫的領域,無疑需要實力與勇氣。請問您離開舒適圈並創業的契機是什麼?

首先交大與台灣的環境,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十分鼓勵創業,形成培養許多新型公司的搖籃;在第一份工作中,見證了中強光電從草創時期到成為上市公司的過程,這份就職的經驗成為未來自己打拚的養分;與合作夥伴有技術、有資金,並且善於與人交際,樂意發展合作的關係,更是創業成功穩固的基礎。大環境、小環境皆提供了契機,並藉由自身累積的資本,成功達成了創業的目標。

陽明光的經驗 從創業到上市

有技術 有資金 活潑的工程師

交大 台灣 鼓勵創業 大環境 小環境 有

 

Q3: 晉弘科技公司曾經在研發手持式眼底鏡時碰到阻礙,當機立斷決定先以認證時間較短的皮膚鏡與耳鏡等其他工具。面臨產品決策上的重大改變,請問您是如何說服團隊中的其他夥伴呢?創業初期還有面對哪些挑戰呢?

當年團隊內的工程師有些會擇善固執,秉持著不放棄的精神,希望持續努力;而我會向他們說明資金逐漸減少的事實。創業需要考慮的其實不只有工程師與夥伴們,還有他們的家人,小孩也都還小,也是企業需要顧及的範圍內。創業初期,因為是自己與自己人做,薪水與獎金皆與工作時有所差距。那時候一個人要做兩、三個人的事情,一塊錢要做兩、三塊的事情,而三個小時能完成的事需要在一個小時內完成,工作時間極長,經常是草創時期的必經之路。

工程師 擇善固執 沒錢

工程師的家人 很大的影響 需要去考慮 薪水獎金沒有 小孩還小

創業 工時很長

一個人要做兩三人的事情,一塊錢要做兩三塊的事情,三個小時縮成一個小時

 

Q4: 在舊金山的展覽會時,您決定買入場票,進而與合作對象結識,請問是什麼樣的能力與前瞻性造就了這樣的契機?

先決條件是我一個很好的工作團隊,而自己又是個「活潑」型的工程師,會去外貿協會學如何參展,也學到了像是展覽後與客戶、合作對象的聯繫與追蹤非常重要等知識。當時在美國,投給了100封郵件給不同的企業,雖然只得到兩、三封的回覆,然而抱著嘗試的心態與對方開放的態度,。不會只是閉門造車,而是多多接觸,多多嘗試,總會促成契機。

很好的工作團隊,學參展,活潑,事後追蹤   100封信

不會閉門造車

 

Q5: 身為跨域生醫與科技的工程師,對於兩者的知識皆須熟悉,想請問您是如何了解各種醫療知識的?

開始學習醫療知識是從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透過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朋友,和其他醫師交流,才對於臨床知識等逐漸熟悉。另外我覺得我蠻幸運的,因為共事的夥伴們一個是陽明醫工且從事光電研究的工程師,另一位榮總醫師亦有光電的背景,與我們合作的醫師也多數在醫學中心有進行研究,因此合作起來不會有很多阻礙,而是有共鳴的。

開始創業時 交朋友 不同個性的醫生 臨床知識

跨領域BIOICT 陽明醫工(光電) 榮總醫師 不陌生 有共鳴 光學方面 醫學中心 教授

 

Q6: 晉弘在美國與台灣皆有發展,想請問兩者的市場差異為何?

        台灣的市場相較於美國來說非常小,市場的性質與相關的法規也較相近於亞洲國家。不過台灣因為有優質的醫師與健保的緣故,其醫療品質非常良好,這也是被國際認證的。而美國則是全世界醫療器材與法規最先進的地方,意即在美國的法規過關的話,在其他大部分的國家也會暢行無阻,因此大部分的醫材公司會以美國的市場為主,選擇在美國研發產品。

台灣 醫師 高品質 健保good demo site poc 亞洲人法規要先下重本 做慈善

最先進 美國=全世界

美國和台灣市場差異?

 

Q7: 在演講中您有提到疫情對於公司造成的影響,近日遠距醫療也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請問發展遠距醫療的產品時,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遠距醫療的市場比起其他科別比較新穎,因此市場占比較小。疫情有成功提起這個方面的重視,其中因為遠距醫療倚靠視訊,影像或音訊不可有延誤,條件較為嚴苛。遠距醫療的另外一個重點是病患的隱私需要嚴格的保密,在軟體、通訊與資訊安全方面也是非常嚴格。

遠距醫療?

智慧 長照  資安cybersecurity 資通訊

 

Q8: 您的創業歷程十分精彩,若將您的經驗反映在大學生或研究生的生活上,覺得光電的學生們可以培養什麼樣價值觀?會建議學生往國外發展,或是念博士班嗎?

        我覺得現在就是一個世界村的概念,價值觀的話就是參與國際交流,多與不同的人接觸,例如參展、交換學生。因為現在知識是共享的,而知識掌握在人的身上,多交國外的朋友,也可以從別人的身上學到更多。蠻推薦現在這個世代的學生,可以去攻讀博班;若能出國念書可以踴躍嘗試,尤其是美國,因其文化背景來自各種不同的地方,可以拓展及開闊視野。

出國?伯班

視野不一樣 國外 文化大熔爐 世界

建議光電系的學生們培養什麼 出國念書?

 價值觀 國際交流 參展 交換學生 知識共享 世界村的概念 參展

遊學有可以 知識是共享,掌握在別人身上 交國外的朋友,從別人身上可以學到更多

 

Q9: 學生時期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影響最深的是什麼事情?

        個人感覺台灣的教育偏制式化,而我是到碩士開始轉型學習知識的方式的。像是給台灣的學生一張考卷,他可以寫出滿分,但給他一張白紙,他可能不知道要做什麼;若是美國的學生,他可能無法交出一張滿分的考卷,但拿到白紙他會開始畫畫之類的,有自己的想法。在交大光電的時候,碩士論文的教授是黃中垚教授,而他帶碩士生的風格比較freestyle,可以讓學生在專題中自己去發掘與學習。當時碩士論文中需要去求出粉末狀材料的係數,遇到不少困難。因為雷射的關係,非線性光學材料很紅,如倍頻晶體,需先量出光學折射係數,再由一階的參數去推倒到倍頻的參數。但大多數的材料是光滑面的,而張振雄教授實驗室做出來的都是粉末狀的,難以測量光粉末的光學折射係數。若將粉末製成結晶,容易失敗且過於費時。當時就找到了一個

測鋼材的一個光學系數的方法,那篇論文有提到有粗糙度與沒有粗糙度的,找到一個比例的公式,並應用在論文上。也有和電子所的老師做交流,將粉末壓成類似鋼材的東西,但表面還是有粗糙度,測不到光學係數。在幾番尋找後有找到一個研究中的方程式。後來也有在趙于飛教授、謝文峰教授實驗室做實驗,在碩士期間找了很多不同老師,懂得去串資料,最後也寫出論文了。在那時候都覺得自己在轉大人了,以前都是教條式的被動接受知識,而此次專題則脫離了制式化的教育,主動的追求與思考,靈活的運用資訊。

台灣教育制式化  考卷和白紙  碩士時 轉型 出社會

碩士教授 freestyle 強迫自己發覺東西

寫論文內容 黃中垚 粉末係數 自己去找到答案 專題精神

20240105094034nA6B

202401050941208r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