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繁體中文

APS會議出國經驗分享-吳致盛老師

:::HOMEAPS會議出國經驗分享-吳致盛老師

美國物理學會三月會議

吳致盛

       March Meeting

美國物理學會所舉辦的三月會議是全世界最大的物理研討會,每年都有上萬個學者參與會議。今年的會議地點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凱薩廣場會議中心(Caesars Forum),在經歷兩年的虛擬會議後,本次的會議實體舉辦,時間是11235日至10日。凱薩廣場會議中心附近就是旅館與購物中心,對於參與會議的學者來說相當便利,但相對價格較高。會議中心與當地的輕軌站相連(輕軌名稱 monorail),所以也可以選擇 monorail 站附近的飯店。在5天的會議,每天有上百的sessions與上千個演講,內容涵蓋非常廣泛的物理研究,從凝態物理、量子資訊、光電、材料、生物等。

20230515110927w4c7

凱薩會議中心與一旁的摩天輪

會議過程

因為會議在學期中,我安排了非常緊湊的行程(38日至12),接近半數的時間都在飛機上或機場,但能參加久違的會議,分享研究、吸收與交流最新的物理研究,還是非常值得。因為每天有上千個演講,不可能全部聽完,理論上一個人最多一天可以聽30個左右的演講,但考量到精力與興趣,一天聽個10個左右的演講是合理的數字,因此事先要先做功課查詢,列出有興趣的演講名單。會議中心非常浩大,有了演講名單與地點才可以輕易穿梭不同的會議室,而這個工作可使用大會推出的APP。除了聆聽演講、吸收新知外,參加會議最重要的是與學者直接交流,把握演講之間的空檔,找演講者進行討論,可得到最深入的瞭解,也可能創造新的研究主題與合作。

會議心得

這次我把目標集中在三個部分:光電物理與拓樸、量子光學、量子資訊。在310日下午,我報告了我們的工作,我們發現在光子晶體與電子材料中的光學現象,與其能帶的拓樸性質相關,展示了具有主動式旋性的奈米發光系統。在同一個Session,我聆聽了幾個純理論的工作,這類的工作主要由IAS、普林斯頓大學、東京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德州大學等幾個團隊進行,大致上從較為簡化的Hamiltonian 來討論非赫米特系統的新穎性質,例如多體局域化效應、非赫米特膚效應、熱平衡特性,這樣的研究往往非常簡化,因為原本的問題就非常複雜,但好處是可以得到簡單清楚的物理圖像。

會議趨勢

      除了報告我的工作外,我去了幾個sessions,發現量子科技與計算的發展有越來越蓬勃的趨勢,也有不少的公司研究人員來參與,例如
      PsiQuantum 代表介紹了矽光子平台的量子計算,解釋了如何用線性光學實現。我參加了量子光學、量子產業、量子機器學習等演講,
     今年這些演講的規模與數量相較於幾年前都有大量的提升。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