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中教授訪談
採訪/鄭惟謙
此次非常榮幸能邀請陳方中教授接受系刊的專訪,陳方中教授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材料科學博士,目前研究OLED、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薄膜電晶體等。陳方中教授與研究團隊獲第十八屆有庠科技獎綠色科技組「有庠科技論文獎」之肯定。以下是訪談內容:
Q1.教授當時為何選化學系就讀以及大學求學經歷?
教授在高中時期是第二類組,對物理、化學比較有興趣,但是對數學比較不拿手,於是選擇化學系就讀。其實大學一開始讀的蠻挫折的,因為很多同學都是有參加過奧林匹亞競賽的,考試都考九十幾分,但是後來教授大四去老師的實驗室做專題時發現自己在做研究方面是比較擅長的,因此教授覺得在大學找到自己的志向是最重要的,出社會後大家在乎的是你的實力而不是成績。
教授後來發現自己對傳統的化學沒什麼興趣,反而比較想研究物理化學、材料等領域,因此博士班去美國念材料科學。
Q2.留學經歷分享:
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教授對那裡的一切都感覺很新奇,畢竟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教授跟很多外籍生一樣把做研究看得很重,因為去美國的目的是為了求學,所以像是聖誕節、跨年等節慶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
去美國的前半年蠻想台灣的,於是就找時間回台灣,但教授再度回去美國時反而有一種安定的感覺,感覺去台灣是度假,而回美國是在做我要做的工作而產生安定感,這種感覺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令教授印象深刻。
Q3.目前的研究領域:
教授主要研究光電材料領域,例如將有機與無機物質混合材料做成光電元件,目前著重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教授也希望能將太陽能電池應用在物聯網(IoT)上,因為物聯網的概念有點像離散式的,有很多的device經由網路互相連結去做一些事情,而太陽能電池也是離散式的概念,與傳統電廠統一送電不同,因此能利用太陽能電池給物聯網的device供電,使其自給自足。
Q4.如果學生想進您的實驗室須具備什麼能力?
教授覺得能力是其次,畢竟能進交大代表你有一定的能力,重要的是你的態度。學生進實驗室就是要來學習的,要抱持著學習的心態進來,而不是為了拿學分應付教授,這樣的話就失去意義了。
教授常常跟自己的研究生說「態度決定一切」,態度對了什麼都對了,你的能力好不好是次要的,正所謂勤能補拙,你態度好就會很努力奮鬥,之後的成就不會輸給能力好但總是在打混的人。
Q5.對光電系的未來願景:
教授認為光電系本質上是個教學研究單位,未來要培育出更優秀的學生,研究方面可以有更亮眼的表現,這些是最基本但也是我們系所最重要的使命,學習與研究之餘不要忘了對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做出應有的貢獻。
Q6.給光電系學生在學習上的建議:
同學們上了大學,不再像國小到高中有老師像保母一樣告訴你今天應該做哪些事,明天應該做哪些事,大學很多事情都要自己來決定與探索,修課也很自由。大學就像是一座寶山一樣,不要入寶山卻空手而歸,在這個開放且自由的學術殿堂中要隨時保持好奇心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這才是大學教育真正的意義。